第一次在新社花海時節來到臺中,趁著還有一點時間,到豐原拜訪學弟,放下環島的行李與包袱,帶著學弟一起衝上新社山頭準備賞花,學弟說他在臺中這麼多年居然沒去看過花海,我們沿著臺3省道一路上跟著新社花海指標,沿途中不斷懷疑到底是不是走錯路,沒想到繞過一座又一座終於看見人山人海,可惜當天抵達時天色已接近傍晚,再加上天氣陰雨,整個花海顯得不壯麗,和學弟繞了一圈後,深深覺得或許是都市人的生活壓力很大,或是在都市要看到滿片花海事件了不得的事情,記得我們在暨大的生活,每天就是看花,看山,閃躲爬蟲類,對於整片的花海或許感受不到山上那種自然生態來得震撼,驚喜程度大大降低。
新社花海節舉辦地點為農委會種苗改良場,於西元1915年日本治領臺灣時期所設置,在當時主要目的是為培育蔗苗,由於地處大南河階,有來自白冷圳以及大甲溪溪水灌溉,種植甘蔗也成為當時的農務之一。
西元2005年農委會種苗改良場另闢苗圃,於是將原來60公頃之土地劃撥30公頃種植花海,以薰衣草、鼠尾草、一丈紅(蜀葵)、向日葵、波斯菊、秋海棠以及醉蝶花為主,成功打響新社花海節名號,每年參觀人數持續創新高,西元2010年臺中縣市合併,原臺中國際花毯節更移師至新社與原有新社花海節合併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新社花海或稱臺中國際花毯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