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老家離高雄國際機場大約步行20分鐘的距離,小時候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不是汽車,而是飛機,時常騎著腳踏車以為自己在開飛機,在街道中穿梭,在公園裡起降。國中之後,我總喜歡在沒有課的下午跑上老家頂樓曬太陽,聽著飛機起落的聲音,看著飛機在機場裡起降,想像著這班飛機當中裝載了哪些貨物或是旅客,從哪一個國家來要飛向哪一個地方,對我而言在那個被教育束縛的心靈裡,飛機就是自由的象徵,一種對於自由飛翔的渴求。
高雄國際航空站,在西元1942年日本統治臺灣時期,興建供日本陸軍使用,名為「小港飛行場」 ,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轉交由國民政府接管供空軍使用,直至西元1965年才交由民航局管理,擴建成為高雄航空站並於西元1969年升格為高雄國際航空站,成為全臺灣第二座,南臺灣唯一一座國際機場。西元1997年新航廈建造完成,國際線轉向新航廈服務,原舊有航廈則繼續服務國內線航班,由於國內線航廈並未設置空橋,所以每當搭乘國內線航班時,都還要先透過雙頭公車接駁到停機坪登機,飛機降落後也要透過雙頭公車接駁旅客載至入關處,雙頭公車也成為高雄國際航空站國內線特有的景色之一。
西元2007年元月5日,台灣高速鐵路首航通車,衝擊到高雄飛往臺北班機運量,最終高雄飛往臺北班機全面停飛,高雄國際航空站也因旅客需求銳減,造成班機起降數大減,直至西元2008年,因應兩岸直航,高雄與中國各城市航點陸續開通,高雄國際航空站才又回復以往。
高雄國際航空站,又被稱為小港機場或是高雄機場,是我童年的回憶,是我故鄉的聲音,是我追求自由的啟發,謝謝你帶領著我的身心靈迎向全世界。在花蓮服兵役時,還好花蓮直飛高雄的航線重啟,讓我有機會從花蓮飛回高雄,再從高雄飛到花蓮,沿著臺灣南端一路觀賞美麗寶島。